|
一、SPE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1. 目標物未被有效保留(載入時流失) 柱的選擇與目標物極性/性質(zhì)不匹配(如用C18柱萃取極性很強的物質(zhì),導致直接流失)。 柱平衡不徹底(活性位點未被激活,保留能力下降)。 載樣時樣品強溶劑或體積過大,目標物無法與固定相作用被直接沖走。 2. 目標物在洗滌或漂洗步驟丟失 洗脫劑或洗滌劑的極性過強,把目標物一同洗脫(如用含有機溶劑的洗滌液而目標物極性較強)。 洗滌步方法不當(體積太大或濃度不合適)。 3. 目標物未能完全從固定相洗脫(殘留在柱上) 洗脫溶劑極性或強度不夠,目標物洗脫不徹底。 溶劑選擇不合適,沒有破壞目標物與固定相之間的作用力。 4. 目標物在處理過程中降解或轉(zhuǎn)化 pH不當,導致目標物結(jié)構(gòu)變化或分解。 樣品長時間暴露在高溫、氧化環(huán)境下,導致部分降解。 5. 柱容量不夠或柱污染 目標物量太多,超出固定相容量。 固定相因污染、堵塞、重復使用,吸附能力下降。 6. 其他機械損失 轉(zhuǎn)移樣品時殘留、吸附在管壁、耗材上。 干燥/濃縮步驟揮發(fā)損失。 二、常見診斷與解決思路 問題表現(xiàn) 主要原因 解決辦法 上樣后幾乎測不到目標物 固定相選擇不當/上樣溶液太強 換合適的固定相或優(yōu)化上樣溶劑及動力學 洗脫后目標物含量明顯降低、峰消失 洗滌液帶出目標物/洗脫不徹底 優(yōu)化洗滌液強度/選擇更強的洗脫劑/調(diào)整洗脫體積 目標物濃縮干燥后回收率低 揮發(fā)、降解/管壁吸附 控溫緩慢濃縮/用惰性氣體吹干/管壁加保護劑,減少暴露時間 小分子極易流失 上樣體積大、溶劑極性強 調(diào)整樣品稀釋度、必要時預處理樣品 三、優(yōu)化建議 選擇合適的SPE固定相和類型 根據(jù)目標化合物極性(極性/非極性/離子交換/特殊功能基團)進行選擇。 做平行實驗優(yōu)化固定相。 樣品溶劑與體積處理 上樣前用少量純水/流動相稀釋樣品,降低有機溶劑比例。 控制上樣體積,盡量保證目標物有時間與固定相充分結(jié)合。 嚴格優(yōu)化洗滌/洗脫條件 洗滌液不宜太強,防止目標物流失,可分步增加有機相比例直至剛好不流失目標物。 洗脫劑要足夠強,能夠準確、高效解吸目標物。 柱平衡和活化要充分 通常:有機相潤濕 → 水活化 → 進樣,操作過程中每一步都應使用足夠體積通欄。 樣品處理溫度和pH控制 嚴格控制pH在目標物穩(wěn)定區(qū)間,盡量在低溫避光條件下操作。 濃縮與轉(zhuǎn)移注意防損失 盡量避免樣品濃縮至完全干燥,或分步轉(zhuǎn)移可加洗。 若目標物極易吸附,可在收集液加保護劑或表面活性劑。 四、簡單排查方法 在上樣液、洗滌液、洗脫液分別測定目標物含量,溯源丟失步驟。 用標準品做回收率測試和空白試驗,判定是否有降解、吸附等非特異性損失。 |
- 上一篇:色譜柱閑置需要做什么保護
- 下一篇:如何選擇合適的色譜裝柱機


